中新網北京11月27日電 (記者 孫自法)記者27日從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理化所)獲悉,中國科學家通過合作科研攻關,最新開發出一種具有級聯異質界面的雙相凝膠離電器件,成功實現多種離子信號的轉換和傳輸,這一基...
今天(11月22日),執行我國第四十次南極考察任務的“雪龍2”號,在新西蘭靠港進行中途補給,隨后將繼續啟程,前往南極羅斯海區域。 據總臺央視記者李寧介紹,在經過了21天,超過5800海里的航行之后...
《國家創新指數報告2022—2023》發布——我國創新能力綜合排名上升至第十 國家創新指數是反映國家綜合創新能力的重要指標。11月21日,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發布的《國家創新指數報告2...
記者21日從國家文物局獲悉,為充分發揮科學技術對文物事業發展的支撐引領作用,中央宣傳部、文化和旅游部、國家文物局等13個部門近日聯合印發關于加強文物科技創新的意見,從優化文物科技創新布局、建強文物科技創新...
中新網上海11月20日電 (記者 陳靜)磁共振成像(MRI)具有無損無創、軟組織對比度高、可任意角度成像等特點,歷經近半個世紀的發展,磁共振成像已成為臨床醫學診斷最重要的影像學工具之一。記者20日在此間獲悉,歷時3年...
記者從國家管網獲悉,國內首次全尺寸摻氫天然氣管道,封閉空間泄漏燃爆試驗日前成功實施。填補了我國長輸天然氣管道摻氫燃爆驗證試驗的空白,為實現天然氣長輸管道摻氫輸送技術自主可控奠定了基礎。 我國首...
我國知識產權事業發展穩中提質(科技視點) 今年1至9月,我國授權發明專利69.9萬件,受理PCT國際專利申請5.3萬件 在日前召開的第十二屆中國知識產權年會上,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公布的數據顯示,全球有...
中新網酒泉11月16日電 (馬帥莎 李艷明)11月16日,長征二號丙火箭(以下簡稱“長二丙火箭”)攜手遠征一號S上面級,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升空,將海洋3A衛星精準送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
近日,教育部網站發布《中小學生舞蹈等體育藝術類校外培訓安全提醒》,針對舞蹈、體育等以身體訓練為主、較易出現傷害風險的培訓活動,做出校外培訓安全提醒“五不要”。近年來,兒童因校外培訓活動導致的...
11月14日,教育部官網公布第二批全國急救教育試點學校,新增加了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和幼兒園,實現了學校類型的全覆蓋。第一批試點試出了什么?試點持續推進中,如何避免流于形式?共同關注:急救教育,從娃娃抓起! ...
中新網北京11月15日電 (記者 徐婧 陳杭)中國大運河是世界上最長、最古老的人工水道,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基因和文化密碼。如何讓這一獨特標識進一步享譽世界?14日,“情景交融文明互鑒”中國大運河文化帶國際...
中新網11月14日電 據教育部網站消息,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落實《教育部等五部門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衛生與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見》,深入實施青少年急救教育行動計劃,近日,教育部印發《關于做好第...
昨天,隨神舟十六號返回地面的載人空間站第五批空間科學材料類實驗樣品,由中國科學院空間應用工程與技術中心副總設計師鐘紅恩在滬交付給來自清華大學、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學、西北工業大學等單位的科...
2022國考將啟:計...
全國14地約談滴滴...